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朗读(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2023-06-29 15:11:52        来源:   互联网

1、原文:伤仲永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资料图】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余/闻之也久。

9、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10、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1、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2、”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1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4、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1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6、2、白话译文: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17、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18、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19、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

20、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21、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22、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23、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24、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5、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26、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27、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28、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29、”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30、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31、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天圣三年(1025),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

32、明道二年(1033),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

33、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

34、康定元年(1040),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

35、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

36、庆历三年(1043),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37、2、文学赏析: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38、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

39、而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

40、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

41、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

42、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

43、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44、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

45、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46、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47、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48、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9、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

50、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1、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

52、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53、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54、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55、”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56、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

57、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58、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