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电力板块终获资金青睐,这些基金经理早已埋伏其中……

2023-06-16 18:17:08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 贾展荧

随着炎热的夏季来临,此前略显“冷门”的电力行业开始升温,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尤其4月以来,电力板块集体发力,多个细分领域出现“炎热”行情。结合中证全指电力指数近期走势,4月以来该板块累计涨幅超过9%,火电表现尤为突出。

对于,火电大涨的原因,中国基金报也采访了部分基金经理,在这些基金经理看来,国内政策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夏季用电高峰提振电力企业订单需求,以及国内外煤价仍在下行区间等,多方面因素推动近期电力板块上涨行情。其中,成本改善是电力行业上涨的最基本的基本面支撑。


【资料图】

借此机会,基金君也为大家寻找几位名副其实的宝藏基金经理。本次筛选条件为:Wind重仓电力板块基金中管理规模大于50亿、近三年复权净值增长率排名靠前、管理经验超三年。

最终筛选出来的三位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交银施罗德基金杨金金、财通基金金梓才。通过解析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框架,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优秀投资人背后的投资理念。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金经理在管基金仅近几个季度重仓电力板块,至于未来是否依旧重仓电力股,还有待观察。

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

近年来,价值风格逐渐好转,跑赢成长风格,也使得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价值风格经理,希望在组合中增加此类配置。而景顺长城基金的鲍无可就是这样一位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

鲍无可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早在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担任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研究员;于2009年12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先后担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职务。自2014年6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股票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鲍无可任职基金经理9年,是目前管理10支基金,规模134.81亿。

作为一名纯价值选手,鲍无可素以防守著称,宁愿涨得少也绝不能跌得多。他的代表基金,在接近9年的任职期间里回报一度超过300%,年化超过17%,但是最大回撤仅28%左右,近三年最大回撤8.05%,被戏称为“基金中的长江电力“”。同时,综合来看,鲍无可长期博取收益能力较好,且控制风险能力也相对占优。

鲍无可极度重视安全边际,追求绝对收益,宁肯涨得少,也绝不能跌很多。

由于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也导致了管理基金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熊市抗揍,表现突出;但牛市收益就相对一般。他认为,安全边际的本源要从DCF模型(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出发,一个企业的价值必须基于其长期现金流的折现。

因此,鲍无可会从三个角度思考安全边际,第一,产生长期现金流的基础——商业模式;第二,现金流的稳定性——竞争壁垒,他认为稳定性要重于爆发性;第三,估值是否合理或低估。鲍无可认为,好的商业模式和高壁垒,都是安全边际,但还需要合理或低估的估值来确认安全边际的保护。

所以他在投资中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好的商业模式和较高的竞争壁垒都是选股的门槛,然后再根据估值做交易决策。

鲍无可的组合配置上,行业相对分散,单一行业配置上限不超过20%。但个股的集中度比较高,都是经过反复挑选和斟酌的。在卖出决策上也是自下而上逐一判断个股是否达到卖出条件、公司的竞争壁垒是否还在、估值是否过高,如果估值过高,预计未来五年无法达到每年8%的涨幅,就会卖掉。

从季报来看,水电在鲍无可的重仓中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持有多个季度。对于水电方面,鲍无可在此前采访中表示,水电资产具有经营周期长、盈利能力高、现金流充裕、行业壁垒高等行业特性。

除此之外,鲍无可看好水电还有价格被低估的因素,他认为现在火电是每度4毛多的成本,水电的成本只有2毛多。水电被低估弹性还是比较大的,消费层面多花一分钱,利润可能就增百分之十几。他觉得水电价格应该会被重估,但这个重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节奏不好把握,所以选择长期持有。

交银施罗德基金:杨金金

说起近两年的黑马基金经理,来自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杨金金算是其中一员。尤其是在2022年A股行情震荡走低,杨金金管理的基金却能逆势上涨,赢得了不少基民的好评。

杨金金,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士。历任长江证券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7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行业分析师,并于2020年5月起管理第一只基金。目前杨金金在管基金共计4只,管理规模为122.26亿元。

从各期业绩数据来看,杨金金取得优秀的中长跑业绩,得益于多方面的综合实力。Wind显示,截至6月8日,杨金金近一年回报37.97%,同期沪深300为-1.22%;任职以来总回报为170.36%,而同期沪深300回报仅为-3.73%。由此可见,杨金金长期业绩确实可圈可点。

从持仓风格看,杨金金偏向成长风格,且颇有特色。他喜欢买估值低、股价低且市场关注度低的“三低”股票。

其中“三低”分别指的是估值低位、股价低位、市场关注度低,而这三点也在杨金金的持仓中得以展现;另“两大”则分别代表着基本面发生了或者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以及长期成长空间大。

对此,杨金金在此前公开采访中表示,选股时主要选择低估值,同时成长空间较大的个股,它们的市值相对集中在中小市值范畴,投资上来看,可能还是结构性的细分行业、包括个股的投资机会会大一些。

此外,他把成长股投资逻辑分为4种,分ABCD四类公司。A类是景气行业龙头,“小而美”隐形冠军,主要判断它的景气度,行业增速持续性是否足够。B类是传统行业小公司通过份额提升来实现持续增长,C类是二三流公司凭借公司管理的机会“屌丝逆袭”,D类是行业龙头通过行业管理的机会实现增长。

杨金金称,这4类公司拥有不同的胜率跟赔率,确定性也相差很大,A类、B类公司基本面往往是已经出现拐点了,C类D类公司还是处于拐点或者预期拐点阶段。

具体而言,通过长期跟踪杨金金的持仓,不难发现杨金金重仓的个股偏“小众”,少有市场中被广泛持有的热门股,也正如他自己在基金季报中所说,“致力于挖掘游离于主流板块之外的投资机会”。其重仓在各季度之间的留存度基本在40%-60%之间波动,相对来说并不算高。

结合杨金金代表产品的半年度换手率数据,其换手率在2020年底达到峰值逼近300%,随后在2021年整体呈降低的趋势,在同类基金中多数时间属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对于电力板块方向,通过跟踪季报可以看出,杨金金在2022年四季度重点布局的方向是电力板块,也就是杨金金在季报中提到的上游供需反转带来的公用事业周期反转机会。而在今年一季度,对于这些个股略有减持,但是一季报中仍强调会继续重点关注公用事业行业,以及全球衰退方向下流动性长期趋势有望反转的贵金属板块。

此外,在个股方面,杨金金表示,将长期重点关注基于较大的利基市场,以及公司长期积累的竞争力,有望实现可持续高成长的优秀公司,将过滤短期波动,以合适的价格长期持有。

财通基金:金梓才

在中生代基金经理中,财通金梓才算是比较另类的一位。他擅长运用周期思维做成长股投资,不执念于某一行业的长期回报,而是通过行业轮动,不断寻找新的成长空间。

金梓才的从业经历相对简单,毕业于上海交大工学硕士微电子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华泰资管及信诚基金担任研究员,2014年8月加入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副总监、副总监(主持工作)、总监,现任财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

金梓才擅长运用周期思维做成长股投资,不执念于某一行业的长期回报,而是通过行业轮动,不断寻找新的成长空间。

截至6月9日,金梓才在管产品共计15只,投资经理年限为9年,管理规模为76.82亿元。据Wind显示,金梓才自管理基金以来的总回报为247.26%,同期沪深300回报为50.57%,近一年回报为15.66%,同期沪深300回报为4.90%。

从业13年,金梓才的投资框架在一轮轮牛熊更迭中迭代、演进。这13年来,金梓才坚持从产业基本面出发,坚持深度研究,努力投资上不断“破圈”——从科技股投资起步,逐步覆盖周期、消费等多投资领域

据他介绍,他的“全天候”投资框架强调“行业景气+个股空间+动态优化”缺一不可、 三位一体,最终形成了缜密的投资框架。

而这主要从三个层次来思考:第一是强调立足于产业基本面的景气度驱动,在行业Beta向上的拐点或者向上的趋势里寻找行业机会,这对投资来说是首要的考量。

第二,通过公司市场空间、产品份额、客户情况等各方面去判断个股股价未来的成长空间,力争寻找业绩确定性高、盈利弹性足、估值空间大的个股标的,做确定性与空间的匹配。

第三,时刻拥抱变化,做好动态优化,紧密跟踪盈利趋势、估值水平和景气度变化,通过动态的行业比较,不断优化组合资产配置,力争做较具性价比的投资。

从组合管理角度出发,以金梓才的代表基金进行分析,其持仓显示出个股集中轮动,切换灵活的特点。个股持股集中度高,前十大重仓股约占总股票市值70%以上。从抱团分析来看,基金完全没有抱团倾向,持股周期较短,换手率偏高。

通过归因分析发现,个股选择和行业配置为基金贡献了最大的收益来源,可以看出金梓才擅长通过大幅度风格择时和行业轮动来不断寻找新的成长空间。这也侧面表明基金经理挖掘行业beta和个股alpha的能力较强。

2023年一季度,金梓才选择继续延续电力持仓。而对于电力等碳中和领域的行业景气评估,金梓才也在此前季报中予以思考。

作为碳中和主力方向之一,电力板块在金梓才的跨行业配置思路中或逐渐清晰,从三季报时的“是中长期市场可以期待的部分”进一步聚焦,四季报中较为明确地提出“电力行业在2023年的锐度有望在某个阶段提升”,具体关注的理由包括:火电重启审批,行业步入恢复性成长,政策端也将更加积极的鼓励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金梓才认为电力是碳中和的主力方向之一。从碳排放源出发,中国碳中和的减碳路径主要是电力行业脱碳化、工业行业节能化、交运行业电力化、建筑行业绿色化,对应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产业链、新能源车产业链、绿色建筑产业链、环保产业链等。金梓才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指出,碳中和是一个非常多样的、又是一个总量不断增长的领域,未来的投资机会可能较多。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