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千年窑火今重燃

2023-03-21 10:56:23        来源:   人民日报

图为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陈列的琉璃脊兽。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近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琉璃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点燃窑火,传承近千年、一度熄灭10年的窑火重燃。今后,这座窑厂将依照“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性生产,这不仅可为古建修缮提供原材料,更可会聚手工匠人传承发展传统技艺,推动非遗活化利用。

位于琉璃渠村的琉璃制品厂是历史悠久的琉璃官窑,曾为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众多古建筑以及当代建筑烧制琉璃制品,为守护北京老城的亮丽天际线添砖加瓦。“五彩斑斓的琉璃塑造了壮丽的建筑景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琉璃之海’的紫禁城,显示了琉璃建材工艺在明清时期取得的卓越成就。”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

2013年,随着市场需求下降以及环保约束趋严,琉璃制品厂关停。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出台,提出推进包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在内的三大文化带建设。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一个重要节点,琉璃渠古窑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凸显。

为此,北京决定恢复传统琉璃生产技艺,打造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老厂区蝶变为集非遗文化国际交流及展览、非遗研学、特色餐饮、民宿、文创办公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园区。“我们结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整体布局,投资约1.9亿元,对原有老旧琉璃厂区进行全新的规划和全面的改造。”项目实施主体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英武介绍。

开窑仪式现场,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与北京金隅集团四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工作站落户园区,四方共同开展传统琉璃烧制技艺的恢复性研究。

“过去,老师傅选料,先要看土的外观。原料选好后运进窑厂露天堆放,要经三冬两夏方可使用。”北京市级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赵长安介绍自己的经验。为了留住老手艺,园区对16个旧窑进行了保护修缮,运用古法烧制工艺,实现千年琉璃烧造技艺的复原、传承与研究。园区还建立了琉璃烧造技艺非遗传承基地,由琉璃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开展教、帮、带、传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区内保留了多个传统的拱券式倒焰窑,窑砖上已烙下厚厚的黑色痕迹和发亮的堆积釉,这是700余年烧制历史留下的印记。窑内一坯一坯瓦件成排码放,还原了烧窑前古法装窑的流程。琉璃展厅内还展出了众多瓦件印章、历史图片,琉璃瓦摆出的故宫三大殿屋脊造型悬挂在半空。

除传统古窑外,园区还保留了一口釉烧隧道窑,地面铺设的轨道和运送窑车也一并保留,同时还增设艺术展陈装饰。“整个园区也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随处可以感受传统琉璃制作工艺。”园区负责人于海燕说。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京西千年窑火重燃,这就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个典范。”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本报记者 贺 勇)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